食療藥膳 肉骨茶
功效:補氣養(yǎng)血 原料:豬排3磅;生姜1團;不去皮整頭大蒜1個;香菇;豆腐泡;青菜(可選); 調(diào)料:八角;丁香;小茴香;枸杞;甘草;桂皮;當(dāng)歸;黨參;玉竹;川芎;黃芪;淮山;熟地 步驟與做法:
1、直排加姜片飛水出去血沫。加入洗干凈的香料藥材(八角,丁香,小茴香,枸杞,甘草,桂皮,當(dāng)歸,黨參,玉竹,川芎,黃芪,淮山,熟地各少許)和大蒜一同煮開,小火燜一個小時。加鹽調(diào)味在煮半小時。濾過藥渣和浮油,放入配菜煮熟,吃的時候配油條或者白米飯。
2 、小帖士:(1).選購肉骨茶中藥材的時候要根據(jù)自己體質(zhì)決定需要哪些藥材。一般來說,肉骨茶的基本藥材對大多人都是溫補有益的。(2). 藥材和食材還有湯水的比例比較重要,用得好藥香撲鼻且湯頭鮮美,用多了,整個湯全是藥味難以令人接受。我們這里有配好的藥材包和藥材粉包賣,使用下來,藥材粉包很不可取煮湯難吃,傳統(tǒng)的藥材包煮湯有藥香湯頭也鮮美。 (3). 配菜可以根據(jù)自己愛好加入。(4).有朋友問大蒜為啥整個帶皮煮,我特別問過馬來西亞華僑盈盈,她說一是大蒜煮軟之后不會溶到湯里把湯弄濁,第二,熟大蒜是要一起吃的。熟大蒜油藥效,味道也好。
3 、肉骨茶本來就是庶民美食,烹飪起來完全沒有難度的,材料也是很容易就地取材的,是冬令進補的好選擇。
4 、肉骨茶(Bak Kut Teh),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一帶著名的中華料理,隨后也在世界各個華人聚居地流傳開。肉骨,顧名思義是帶肉的骨頭,一般都用直排來煲。而“茶”字,不要被誤會了,肉骨茶跟茶葉沒有半分錢關(guān)系。當(dāng)?shù)厝讼矚g稱中藥湯水為茶,比如二十四味涼茶,肉骨茶里有豐富的中藥成分,因此得了這個名字。作為典型的南洋中國菜,肉骨茶通常是早餐,而且吃的時候佐以白飯或者油條,吃完了喝上一杯濃釅的紅茶解膩。
5 、明朝末年,局勢動蕩,很多中國人為躲避戰(zhàn)亂,開始遠渡重洋到南洋謀生,很多人在碼頭當(dāng)苦力或者當(dāng)?shù)V工。由于當(dāng)?shù)爻D甓嘤辏由峡喙兎e勞成疾需要進補,一位懂中醫(yī)藥理的華人就配置了幾味藥材熬骨頭湯讓勞工們改善健康,中藥的加入也令肉骨茶濃郁甘香卻不油膩。一碗肉骨熬藥材的湯加上一大碗白飯,驅(qū)寒解乏,開胃又養(yǎng)生,味養(yǎng)兼?zhèn),所以很快在華工中流傳開來。
6、漸漸的,肉骨茶就成為新馬兩地人人喜愛的美食,而且有潮州式,閩南式等等不同特色。曾經(jīng),新馬兩地為爭奪肉骨茶的原創(chuàng)發(fā)源地還打官司呢。肉骨茶所用的中藥隨不同人的體質(zhì)有所調(diào)整。每一家傳統(tǒng)老店都有自己獨特的中藥配方,也是各家不傳之秘。 7、肉骨茶呈現(xiàn)出的南洋華僑庶民飲食文化,通過經(jīng)驗的傳承積累不斷創(chuàng)新,充滿了新生命和活力,F(xiàn)在,也有加鮑魚海參之類高檔食材提高檔次的吃法,也有穆斯林肉骨茶和素肉骨茶等等很多創(chuàng)新。
|